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我有36524个民间恐怖故事 > 第245章 口下留德

第245章 口下留德

堂哥家在河南周口的一个村子,他爹,也就是我大伯,是村里的木匠,手艺好,为人实在。

村里谁家要打家具、修门窗,都找他,有钱的给点手工费,没钱的拿些粮食、蔬菜抵账,大伯从不计较。

故事的主角是村里的一户姓赵的人家,男的叫赵老实,西十多岁,靠种地为生,为人木讷,话也不多。

他媳妇性子烈,爱计较,还有个刚上初中的女儿,也被媳妇惯得自私任性。

每天赵老实从地里回来,媳妇要么在牌桌上,要么出去串门,女儿则躲在屋里玩手机。

家里从没人为他留过热饭,常常是他自己煮点粥,就着咸菜对付两口。

村里人都劝赵老实,别太惯着那娘俩,可他总说“都是一家人,不计较”。

首到去年夏天,一件事让他彻底绷不住了。

那天,赵老实把粮食卖了,想着给娃交学费,却发现媳妇把钱拿走,输在了牌桌上。

两人大吵了一架,媳妇还骂他快男、窝囊、没本事。

女儿则在一旁怂恿俩人离婚,让她妈给她换个有钱的爹。

第二天一早,赵老实去我大伯家借锯子,说要修自家的柴房。

大伯见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,跟平时邋里邋遢的样子不一样,就问:“你今天咋收拾这么整齐?”

赵老实没回答,就说借锯子用用,下午就还。

大伯没多想,把锯子借给了他。

可到了傍晚,村里突然乱了起来,有人喊:“赵老实家出事了!”

大伯跑过去一看,赵老实把媳妇和女儿都杀死分了尸,自己也喝了农药。

警察很快赶来封锁了现场,村里人都议论纷纷,说赵老实是被那傻比娘俩逼急了才做出这样的事。

奇怪的是,警察在屋里屋外找了个遍,都没找到大伯借给他的那把锯子,最后只能草草结案。

我堂哥有个儿子,刚满一周岁,堂哥平时喜欢抱着他在村里转悠,每次路过赵家院门口,侄子都安安静静的。

可自从赵家出事后,只要一走到那院门口,侄子就会突然大哭,伸着小手指着门口的老槐树,哭得撕心裂肺,怎么哄都哄不好。

可一离开那地方,他立马又不哭了。

堂哥和嫂子都纳闷,好好的孩子,怎么一到赵家就哭?

有天晚上,大伯做了个梦。

梦里赵老实站在他面前,低着头说:“大哥,对不住,借你的锯子,我埋在院门口那棵老槐树下了。

每次你儿子路过,我都想让他捎回家,可他看不见我,倒是把你孙子吓哭了好几次,所以就麻烦你自己去挖吧。”

第二天一早,大伯半信半疑的拿着铁锹去了赵家院门口的老槐树下。

挖了没两锹,就碰到了硬东西,扒开土一看,正是自己那把锯子,上面还沾着血。

从那以后,侄子经过赵家,再也不指着槐树哭了。

堂哥一家终于松了口气,以为这事就过去了。

可没安稳几天,侄子突然发起了高烧,吃了药也不管用,堂哥赶紧抱着他去了县城医院。

医院病房是双人间,嫂子陪着侄子睡一张床,堂哥在地上打地铺。

半夜,堂哥起来上厕所。

侄子的病房在5楼,男厕就在走廊尽头,可他那天脑子迷糊,走着走着就下了楼,走到了4楼的厕所。

在他上厕所的功夫,侄子病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。

一个穿着碎花褂子的女人走了进来,径首来到侄子床边,说:“娃,跟我走,我给你买糖吃。”

嫂子睡觉轻,被这声音吵醒,迷迷糊糊地以为是同病房的患者,刚想说“娃在发烧,别叫醒他。”

可她突然反应过来,同病房的患者是个老头,哪来的女人?

嫂子一下子清醒了,借着窗外的月光一看,说话的女人,分明是赵老实的媳妇!

她吓得浑身发抖,想喊却喊不出声,只能死死的抱住侄子。

赵老实的媳妇伸手就来抢,嘴里还说:“我生前可喜欢这娃了,让他下去陪我吧!”

就在这时候,嫂子不知哪来的勇气,对着她就骂:“陪你妈了个巴子,别碰我娃!”

这话一出口,赵老实媳妇的身子晃了晃,然后就像烟一样消散了。

嫂子瘫在床上,抱着侄子大哭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没一会儿,堂哥回来了,见嫂子在哭,忙问咋了。

嫂子把刚才的事一说,堂哥也吓傻了。

两人这才想起,赵老实的媳妇生前确实总逗侄子,好几次跟嫂子说“这娃真俊,认我做干娘吧。”

嫂子觉得她又懒又馋又爱打麻将,不靠谱,就没同意。

没想到她死了还在惦记这事。

第二天,大伯特意去了赵家院门口烧了些纸钱,念叨着:“赵家媳妇,你要是真喜欢娃,就别害他,以后我常来给你烧点纸,你安心去投胎吧。”

说来也怪,烧完纸当天,侄子的烧就退了,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。

这事虽然听着邪乎,但堂哥拍着胸脯说都是真的。

现在每次回老家,村里老人还会拿这事告诫年轻人:“做人要口下留德,别把人逼急了。”

而那把找回来的锯子,大伯再也没用过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