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最近更新时间不稳定,是家里老人身体缘故)
江渊印象中新闻报道所说,李吣被选入到《红楼梦》是在2008年,可她在正式进组之前,还提前培训了6个月。
这么一比较,显然李吣应该在2007年就已经接触到了《红楼梦》剧组。
对于《红楼梦》这部戏,江渊本身没啥兴趣,注定扑街的作品。
无论李少弘到底看没看过红楼梦的原作,也不管她到底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多少心血,拍了多久。
作为一个导演,她终究是没把握住这部名着的内核。
不过江渊对于这部戏的演员,倒是挺感兴趣的。
蒋梦洁、杨阳、李吣、杨蜜、阚清子、于小彤、宋佚、赵丽影、徐路……
光是念叨名字,都能说上一阵子。
如果有机会的话,别怪江渊后期截胡嗷。
苏市这边事情结束,江渊和于钟立马赶赴到魔都。
这次两人来魔都,主要有两件事儿。
一个是出席魔都国际电影节,也就是金爵奖。
这个奖项,没什么含金量。
尽管一开始的初心是对标国外三大奖,可惜完全达不到那个水平。
估摸着听说过的人都不会很多。
一开始,江渊和于钟真没打算来,因为《我是一个诈骗犯》上映时间,不太符合电影节的入选标准。
结果,评委会却还是将其列入主赛单元。
面子给的很足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评委会主席是陈凯哥。
另一件事儿是江渊准备考察一下魔都适合《逐光》拍摄的地点。
没错,江渊有意向将拍摄场地放到魔都,而不再是京城。
原因很简单——京城这边的城市氛围,不适合《逐光》的整体基调。
影片中,景恬饰演的是一个为了舞蹈,可以放弃一切去追逐世界最广阔的舞台,最璀灿灯光的舞者。
相比之下,京城本土的文化氛围,多少缺了点魔都那种国际大都市的劲儿。
要说纸醉金迷,还得是沪爷!
哎,毕竟,京城爷们要脸!
江渊于钟两人刚到魔都,便马不停蹄地在主办方的安排下,一同出席电影节。
走红毯之前,江渊于钟两人一露面,立马就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围堵住。
长枪短炮的话筒、摄像头,近乎要把江渊于钟两人淹没。
“江渊导演,请问您对于现在外界对您的评价,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
“《绑架》这部电影,您最初是因为什么样的想法,才选择拍摄这种题材的?您是否对于它接下来衍生出的舆论而担忧?”
“江渊导演,有传闻表示,您和刘艺菲正在恋爱中……”
要不然还是说这个年头的媒体,敢说敢做呢?
话题有一个算一算,全是不怕事情闹大的。
能够把话筒怼到洪金包脸上,问他是不是范兵兵的干爹这种事儿……
换做是江渊,他都够呛能做出来。
假如再过几年,被狂热的粉丝们知道这帮记者敢这么“黑”自家哥哥,绝对分分钟网暴给你们看!
“首先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评价,无论是好与坏,我都虚心接受。好的夸奖我很欣慰,作为一个导演,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,批评的话,更让我高兴,毕竟这意味着我还有进步的空间。”
江渊微笑着对挂着新浪新闻的话筒说道。
“至于说《绑架》的创作,这个只能说,十八岁的我,想写,想拍,就这么简单,没有其他太多的寓意。”
说完这句话后,江渊笑着摆了摆手。
和刘艺菲谈恋爱?
这种问题,不管是回答还是不回答都没有好的结果。
不搭理就完事了!
江渊他想走,记者肯定不愿意就这么放过他啊!
要知道江渊平时很少公开露面的。
哪怕在《我是一个诈骗犯》票房最高的那一周,也只是和景恬等人一起参加了下活动而已。
“江渊导演,您是否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,预计在什么时候拍摄?”
“江导……”
眼瞅着记者一幅不放过江渊的架势,于钟赶忙站了出来:
“不好意思,我们接下来还有电影节的工作,如果大家还有想要了解的问题,我们凌云志影视娱乐公司,会在近期召开发布会!”
“到时候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,都会一一解答。”
于钟和江渊一唱一和,好不容易才走上红毯。
红毯上,江渊于钟受到了媒体极其明显的倾向。
闪光灯接连不断,差点要晃花人的眼睛。
相信江渊绝对要贡献不少第二天的新闻头条。
“呼,妈的,感觉好累。”
入了内场,于钟咧着嘴,摸了摸额头并没有的汗水。
“提前适应适应,以后这种事儿,常见。”
江渊大笑着拍了拍于钟的肩膀。
“哈哈哈,那必须的。”
这次江渊和于钟两人,和上次的百花奖不一样,位置直接被安排到了最前面两排。
事实上,主办方这么安排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因为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,本次魔都国际电影节,第10届金爵奖,江渊直接夺走了金爵奖最佳影片、最佳男演员以及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三个奖项!
“最佳影片——《我是一个诈骗犯》!”
“最佳男演员——江渊!”
“亚洲新人最佳导演,江渊,于钟!”
当晚,江渊连续三次登上魔都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!
格外夺人眼球!
除了最佳男演员奖项以外,其馀两次,江渊都是和于钟一同领的奖。
第二天,国内各大媒体网站,还有新闻杂志,齐齐出现关于江渊的消息。
江渊接受采访时谦逊得体的回答、领奖台上高举奖杯,微笑示意的照片、和于钟开怀大笑,互相拥抱的画面……
众多名场面,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杂志、网站上!
只能说,自从《绑架》上映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哪怕江渊获得了再耀眼的成绩,他属实都太过低调了点!
这种积累,才使得他,在如今传播媒介尚不发达的2007年,凭借一个区区金爵奖,竟然都引发了这般的轰动!
也不知道陈凯哥是该高兴,还是该无奈,一个国内设立的大奖,居然要靠一个年轻人,才能获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