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建军兄弟可是开饭馆的,后面用的着,怎么会就买一次。”
自打前天薛凤鸣把两大桶海虾卖给建军,建军给了自己十几块钱,他就觉得打鱼不如专门捞虾。
乌江边靠江吃饭的渔民太多了,光是罗湾村拢共就三十几户人其中二十几户都是渔民。
竞争也对,毕竟鱼就那么多。
自己的船也不如人家的大,更别说江对岸还有大圩村,那可是个大村,比罗湾村大多了。
薛凤鸣虽说不知道他们那有多少渔民,但是肯定不会比罗湾少。
眼下的鱼也是越捕越少,村上很多人都不干打鱼了,不少人都去了深圳打工,那边大开发,随便当个小工一天都赚不少。
薛凤鸣知道,眼下自家是打一天鱼,卖一天钱,过一天日子。
毕竟还有两个小孩要养活,父母年纪也大了,薛凤鸣肩上的胆子不可谓不重。
如今大哥和二哥家都不管老的了,要是自己这个老小再不管,自家人脊梁骨都要让人戳废了。
原本他想着林建老弟一下子收自己几十斤海虾,那要是主打海虾,怎么着也得一个月挣个一两百没问题吧,这可比自己二哥去深圳打工还强多了啊。
要知道今年虽然工人工资都涨了一些,但是大部分初级工还是一个月拿不到四十的。
“你今天要是再不去对岸打鱼还是去网这些没用的东西,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,你自己照顾你家两个老的吧!”
嘭!
林建军听到大门重重带上的声音。
林建军探了探脑袋,没敢进去。
只看到薛凤鸣坐在门口的一张木凳子上,收拾着渔网,一言不发。
“薛大哥?”
“建军老弟?!”
薛凤鸣听到似乎是林建军的声音,猛地抬起头,脖子咯吱一下,扭到了。
哎呦!
看着薛凤鸣捂着脖子一声叫唤,女人打开门冲了出来,“咋的啦?”
“没事,扭到脖子了,冬梅,你看谁来了?”
这时候章冬梅才看到院子里多了一个人。
“林老板?”
“嫂子说笑了,什么老板不老板的。孩子们呢,前天说好的昨天来看孩子们,忙忘了,今天可不就赶紧过来了嘛。”
林建军将手里的布袋子交到章冬梅面前,章冬梅看了一眼薛凤鸣,不敢去接。
“既然是建军兄弟的好意,就收下吧。”
“哎,你们聊着。”
就在章冬梅将袋子拎进去不久,林建军分明听到里面两个孩子欢快的声音。
“薛大哥,不知道你这还有海虾吗?我还想要一些。”
林建军假装没听见刚才夫妻俩的争吵。
“有,有,有啊,啊!”
“薛大哥,你慢点。”
见薛凤鸣腾的一下站了起来,就要往屋里走,脖子还没转过去身体先转过去了,直接撞翻了冲出来的小儿子。
林建军急忙扶起小孩,“小弟弟叫什么名字啊?”
“大哥哥,我叫薛仁。”
“嗨,林老板见笑了,我家大老板平时没事就爱听薛仁贵的戏,独木关之类的,所以就给儿子起名叫薛仁,女儿叫薛桂。”
“薛大哥也是个文艺分子啊。”
林建军一打趣,一家人哈哈大笑。
林建军还是挺有感触的,这大概就是底层老百姓的苦中作乐吧。
“对了,建军老弟,你要多少啊?”
“薛大哥你有多少?”
“冬梅,把那些海虾全抱出来。算了,我自己来!”
薛凤鸣扭了扭脖子,朝着里屋走进去。
一会儿便和章冬梅两人抬着一口大红塑料盆出来。
林建军有些绷不住了,这么满满一大盆怎么说也得六七十斤啊,你让人一个人抱出来?
“建军老弟啊,因为这海虾大家打到了基本直接丢回水里,所以边上水草里泛滥得很,没人弄我昨天没去对岸收网,搞了一天的这个海虾。”
薛凤鸣和章冬梅都很高兴,他们全听出来来,建军还真全部都要。
太好了!
这么多海虾,起码得二十块钱呐。
二十块,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工资了。
称了称重量,还真给林建军猜对了,去完皮足足六十五斤!
“薛大哥,还得麻烦你一件事。”
林建军直接给了薛凤鸣二十块钱,“你得帮我送一下,我这车不太好拿的下,等下我还有点事。”
“小事!”
薛凤鸣笑着把钱交给妻子,就准备去骑他那三轮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