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庆教授的话语如同雷霆,就这样掷地有声的出现在了会议室之中,进入到了每一名与会者耳中。
这一刻,人们的神色微微有些茫然。
虽然感情上仍旧下意识的有些排斥这个方案,但人们仍旧基于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,开始详细审视这个问题。
相比起地球被黑洞撕裂,人类文明灭亡的结局,此刻这个结果真的不可以接受吗?
己方真的只剩下了执行这个方案这唯一一个选择了么?
片刻的思考之后,理智向人们给出了答案。
是的,这是唯一的,必须要执行的方案。
相比起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,地球表面出现等同于四个太湖水量的辐射废水这个后果,可以承受,也必须承受。
那么……
无论这次末日最终是如何度过的,无论这个过程多么惊心动魄,在未来的光阴冲刷之下,它都必定会渐渐被人们遗忘。
而可能持续数千数万年都寸草不生,无法靠近的辐射湖却会始终存在着,如同地球的伤疤一般,提醒着人们这里存在着什么。
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过,这种情况下人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。
一名专家站了起来,神色坚定。
“余教授,我认为,向世界政府提交这份建议书的签名表上不应该只有您的名字,也应该有我们北方核物理研究所的名字。”
“也算我们一个!假如我们能度过这次末日,要承担骂名,也该我们所有人来背。”
“对,要我们所有人承担!”
度过了初始的震惊期,所有与会者都压下了情绪中那本能的排斥,勇敢的站了出来。
如果这一项决策是所有人共同作出的,那很显然,余庆教授就不再突出,未来人们可能的憎恨也不会只集中在他身上。
面对着一名名神色坚定,已经做好了承担百世骂名的同事们,余庆教授却轻轻的笑了。
他摇了摇头:“不,骂名我一个人来承担即可。”
“余教授,您……”
“我不同意!如果余教授你坚持己见,我会通过其余渠道向世界政府决策团提交报告。”
“不管最终结果如何,既然这个决策是我们集体做出的,那么责任也该我们集体承担才是,没道理只有你一个!”
余庆教授继续摇头。
“如果由我一个人承担,骂名只会针对我一个人。
如果由我们所有人承担……那么骂名,就会落到整个核物理学上。而这,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?”
会议室之中瞬间安静。
余庆教授像是没有察觉到人们的情绪变化,继续自顾自道:“整个核物理学有可能被污名化,人们会认为,几乎毁灭了地球生态的刽子手,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,而是一整个学科。
大众舆论层面会谈核色变,有志于核物理学的孩子会受到舆论裹挟,放弃报考相关专业,整个学科都会后继乏力,陷入无法发展的局面。就算要强行发展,也会面临数不清的反对浪潮。
而……我们人类文明,需要核物理,也离不开核物理。”
他抬起头来,平静的注视着同事们:“所以,这个责任必须由我个人承担,也只能由我个人承担。
这样一来,未来——假如我们还有未来的话,人们就会认为,坏的不是这个学科,不是一座座核电站,也不是氢弹、原子弹,坏的只是我这个个人而已。”
不等人们做出回应,余庆教授便直接道:“这件事就这么定了。
世界政府的征询意见书应该不久就会发到各位手中,各位遵从自己的职业道德做出回答即可。
好了,现在讨论下一项议题。”
……
完成了本行业内的顶层设计,完成了对应的任务分解且获得了世界政府的同意之后,氢弹制造工程便真正进入到了执行阶段。
留给人们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而已,而不是原来的86天。
因为必须要在一千万公里之外破坏黑洞的引力屏蔽包膜,才能借助太阳系内其余星体的引力完成黑洞拦截任务。
再近的话就拦截不住了。
而就在两个月后,那颗黑洞便会到达距离地球约一千万公里的地方。
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规划之中的所有任务,工程量可谓巨大。
“余主任,这是我们最新改造升级扩容后的氢弹生产线。
此次升级后,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将会达到日产标准型号氢弹十颗。而我们整座工厂,拥有同样的生产线总计160条。
整个产业园占地16平方公里,总工人数达到了22万……”
穿着全身防护服,带着护目镜、背着氧气筒的余庆教授在同样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,进入到了高度无尘生产车间内。
这里已经是氢弹生产线的最终阶段了。只要在这里为那些氢弹安装上对应的电子设备,它便可以出厂,在必要的时候轰然爆炸,以一己之力摧毁一座城市。
放在以往,这样一颗炸弹便可以打断一个中型国家的脊梁。而在这里,它却像是平平无奇的工业品一样,一颗接一颗的从上一个车间流淌出来,接受工程师们的安装,以及最后阶段的调试和测试。。
他知道,构成这些氢弹的外壳,都是性能极为强悍的特种合金钢。
唯有如此钢材,才能承担起高爆化学炸药爆炸的冲击力,让其全部灌注到裂变原料上,促使其裂变;
又唯有这些钢材,才能短暂承受裂变弹爆炸的冲击,将这些温度和压力锁定在氘化锂-6这种聚变原料上,让其开始聚变。。
相比起以往的用量,这个数字可谓直接暴涨了数千倍。
在那一家家钢铁工厂之中,不知道有多少工人在为此彻夜奋斗。
但仍旧是那句话,在世界政府主导之下,如此规模的工程根本什么都不算。
它仅仅只是整个黑洞拦截计划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已。
就算不说黑洞拦截计划的其余组成部分,单单是氢弹制造本身,一颗氢弹之中所需要的聚变原料的提纯、精密元器件的生产,高爆化学炸药的生产,等等等等,任何一项都不比特种钢铁的生产规模小。
视察了一番氢弹制造,余庆教授点了点头,留下一番鼓励话语后,转身离开。
身为氢弹制造工程小组组长,承担着全球所有氢弹制造相关工业力量统筹、协调、管理任务的他,单单是各种各样的协调会和具体决策,就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。
能留出来供一线调研、视察的时间实在有限。
但这却是极有必要的,这可以让他真正掌握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,并依据调研结论,来实时修改顶层设计。
今天的视察目标可是有足足5个,还是要节省时间才是。
直升机匆匆起飞,来到了另一个目标。
这是一座更加庞大的工厂,且戒备森严。
位于深山之中的它直接占据了一整条峡谷。周边所有制高点上都有哨所守护,荷枪实弹的卫兵时刻警戒着周边动态。
余庆教授知道,那些哨所之中甚至还有火炮。工厂之中甚至还有防空导弹基地。
这座铀浓缩工厂自从建立以来,就是反对派们心心念念的进攻与破坏目标。
这些年之中,面临的渗透、潜伏、破坏等等事情不知道有多少。
原因也很简单,只要能将这座铀浓缩工厂破坏,造成核泄漏事件,就足以污染方圆数百公里所有空间。
就算不能破坏,能从其中偷一点浓缩铀出去,造不了原子弹也能造一颗脏弹出来,扔进城市里随随便便就能收割数万条人命。
重要至此,不得不严密看守。
尤其是在此刻末日降临,这座铀浓缩工厂承担着重要职责的此刻,更是要慎重。
直升机降落在停机坪上,一队卫兵前来,仔细将余庆教授一行人检查了一遍,工厂主管才恭敬前来:“余主任,欢迎您来视察。”
“特殊时刻,一定要注意安保,千万不能出现意外。”
特意叮嘱了一句,余庆教授一行人才进入到了这座三步一岗,五步一哨的工厂之中。
尚未来到生产区,余庆教授便听到了一阵低沉的嗡嗡声。在这声音的扰动之下,似乎连脚下的大地都在轻微颤抖。
顾不得休息,余庆教授首先来到了生产区的第一个环节,黄饼转化车间的控制室。
在远程控制之下,余庆教授一边看着那些黄色原料被投入到了高温反应炉之中,一边听着旁边负责人的介绍。
“我们工厂的所有二氧化铀全部从这里生产,日处理黄饼达到了100吨,生成约90吨二氧化铀。
近期以来,因为生产任务骤然提升的缘故,我们工厂新增加了许多设备和人员,目前还处在前期磨合状态,产能也未达峰。
预计3天后,这里的二氧化铀产量还将提升30左右。
……”